来源:北京青年报
政知君注意到,近期,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办的“深学笃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2025年会”在北京举行。
本次年会共设四场专题研讨会,主题分别是:
“习近平经济思想理论研讨会”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世界现代化”
“深化经济发展领域经验交流,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
在上述年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理事会理事长郑栅洁作致辞讲话。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是2022年1月18日在北京正式挂牌的。当时,新华社报道,经党中央批准,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成立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
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经济工作是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必须成为学经济、用经济的行家里手。当前,向外看,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向内看,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这对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领导干部学经济懂经济,最根本的就在于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
《学习时报》曾刊文提到,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经济工作做得好不好,取决于我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解程度、把握程度,取决于我们结合实际创造性贯彻落实的程度,取决于我们真正运用其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度。
正是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经济总量接连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120万亿元,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今年3月,《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出版,在全国发行。5月6日,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题研讨班开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作开班报告。紧接着,多地省级党委集体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
在“深学笃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2025年会”上,郑栅洁指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最新成果。
郑栅洁还提到,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4月在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上首次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努力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
扩大内需既关系经济稳定,也关系经济安全,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之举。202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
对于我国来说,当前,扩大内需是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政经格局持续动荡,个别国家利用自身的市场优势动辄对别国威胁加征关税,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今年以来,为应对外部挑战,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生产、畅通循环。从统计数据看,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是增长的主动力。
不过,虽然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但仍然存在瓶颈。无论从消费率还是投资率来看,国内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瓶颈。
如何扩大内需?
就在前不久,郑栅洁在《求是》杂志撰文提到,要更好发挥内需的主动力作用,做强国内大循环,抓好两方面重点工作。
一方面,大力提振消费,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通过增收减负、丰富供给、激发活力、畅通循环、优化环境等综合施策,推动消费扩量提质增效。
另一方面,扩大有效投资,用好用足政府投资,做实做细前期工作,做好项目谋划和储备,加强项目全周期监管,提高投资综合效益。更大力度促进民间投资,制定出台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继续在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推出一批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的重大项目。
同时,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参与高水平国际循环的体制机制,不断加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力度,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
撰文|余晖
责任编辑:于啸歌